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周元公年表后序 南宋 · 度正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六九、《濂溪先生周元公年表》卷末、宋刻本《元公周先生濂溪集》附录
右正少时得明道、伊川之书读之,始知推尊先生
先生仕吾乡时,已以文学闻于当世,遂搜求其当世遗文石刻,不可得;
又欲于架阁库讨其书判行事,而郡当两江之会,屡遭大水,无复存者。
始仕遂宁,闻其乡前辈朝议大夫、知汉州傅耆曾从先生游,先生尝以《姤说》及《同人说》寄之,遂访求之,仅得其目录及《长庆集》,载先生遗事颇详。
久之,又得其手书手谒二帖。
其后过秭归,得《秭归集》;
成都,得李才元《书台集》;
嘉定,得吕和叔《净德集》;
怀安,又得蒲传正《清风集》,皆载先生遗事。
至于其他私记小说,及先生当时事者,皆纂而录之。
一日,与今夔路运司帐干杨齐贤相会成都,时杨方先生年谱,且见嘱以补其阙、刊其误。
杨,先生乡士也,操行甚高,记览亦极详博,意其所考订必已精审;
退而阅之,其载先生来吾乡岁月颇自差舛,甚者以周恭叔事为先生事,又以程师孟送行诗为赵清献诗,于是屡欲执笔,未暇也。
及来重庆,官事稍闲,遂以平日之所闻者而为此编。
然其所载,于先生入蜀本末为最详,其他亦不能保其无所遗误。
正往时尝有志遍游先生所游之处,以访其遗言遗行,今自以衰晚,莫能遂其初志。
有志之士傥能垂意搜罗,补而修之,使无遗缺,实区区之志也。
呜呼,天之未丧斯文也,故其绝千有馀年而复续,续之未久,复又晦昧,至近世而复灿然大明。
小人之用事者自以为不利于己,尽力以抑绝之。
赖天子圣明,大明黜陟,而斯文复兴,如日月之丽天,人皆仰之,有愿学之志。
假令百世之下,或有沮毁之者,其何伤于日月乎!
其何伤于日月乎!
嘉定十四年八月二十九日,后学山阳度正谨序。
钞谷音毕题以长歌 清 · 王宗炎
 押月韵
钱唐潮断江起𡋯,厓山舟沈白鸥没。
镫檠出土冬青枯,忍记犬年与羊月。
水云琴客滞幽燕,风雨词人咽糠麧。
南城欧血剩锦钱,西台垒冢惟晞发。
余子廫廫天地间,白帢黄冠青布袜。
鬓丝憔悴拾橡栗,形景悲凉吊薇蕨。
酒后狂歌热过耳,雪里行吟寒透骨。
文章零落过云烟,姓氏沈薶付碑碣。
京兆先生爱著书,唐瓢可破陆像搰。
冰雪清词一百篇,剔抉搜罗到岩窟。
须眉点缀作佳传,片语褒讥荣衮钺
云亭问字老侯芭,避俗相携等蛩蟨。
羼提又阅五百年,海枯石烂字不阙。
残镫对雨手重钞,行间光怪生蓬勃。
题诗忽忆赵王孙,北行船趁南风发。
醴陵崇德邀同京兆绍兴张太仆吕京兆吕中翰游汎西江历郭西诸胜返饮水月洞訾家洲 明 · 俞安期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粤西诗载卷十二
南国初游宴,西江复溯洄。
舟移千堞尽,戟立万峰开。
击汰潜蛟逝,鸣弦小凤来。
长洲淹水月,夜榜未呼回。
陈思进中丞邀同张太仆吕京兆吕中翰游舜山南薰亭 明 · 俞安期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粤西诗载卷十八
翠微昔为翠华开,彩眊今随彩鹢来。
谷静云端停骑吹,霞流天半引仙杯。
韶音近逐南薰入,峰势低看北斗回。
更侍窥临多石室,秘书藏处似兰台
吕和叔墓表 宋 · 范育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五九、《皇朝文鉴》卷一四五、《伊洛渊源录》卷八、《宋元学案补遗》卷三一、光绪《蓝田县志》附《文徵录》
元丰五年岁次壬戌六月癸酉吕君和叔卒。
九月乙巳,从葬骊山之趾、先大夫之墓。
其孤义山请识以文。
惟君明善至学,性之所得者尽之于心,心之所知者践之于身。
妻子刑之,朋友信之,乡党宗之,可谓至诚敏德者矣。
乃表其墓曰「诚德君子」,而系其身行云:君讳大钧字和叔,其先汲郡人
皇考鹄,赠司封员外郎
王考通,太常博士,赠兵部侍郎
考蕡,比部郎中,赠左谏议大夫
兵部京兆蓝田,故子孙为其县人焉。
初,谏议学游未仕,教子六人,后五人相继登科,知名当世,其季贤而早死。
缙绅士大夫传其家声,以为美谈。
君,其第三子也。
进士乙科,调秦州右司理参军,监延州折博务,改光禄寺丞、知耀州三原县
请代亲入,移绵州巴西县。
谏议致仕居里,君亦移疾不行。
丞相韩公子华宣抚陕西河东,辟书写机密文字。
府罢,移福州候官县
故相曾宣靖公京兆,荐泾阳县,皆不赴。
丁谏议忧,服除,独家居讲道。
数年,仲兄龙图阁待制大防请监凤翔府造舡务,君起就之,官制改为宣义郎
会诏伐西夏鄜延路转运司檄君从事,法为可辞。
使者请于朝,君亦以礼际善而得行,乃往从,君亦尽力不茍以避。
使者愈贤之,荐管勾文字
数月,感疾卒延州官舍,享年五十有二。
君性纯厚易直,强明正亮,所行不二于心,所知不二于行。
其学以孔子下学上达之心立其志,以孟子集义之功养其德,以颜子克己复礼之用厉其行。
其要归之诚明不息,不为众人沮之而疑,小辨夺之而屈,势利劫之而回,知力穷之而止。
其自任以圣贤之重如此。
盖《大学》之教不明于世者千五百年,先是扶风张先生子厚闻而知之,而学者未知信也。
君于先生为同年友,一言而契,往执弟子礼问焉,若谓始学必先行其所知而已,若夫道性命之际,正惟躬行礼义,久则至焉。
先生以谓学不造约,虽劳而艰于进德,且谓君勉之当自悟。
君乃信己不疑,设其义,陈其数,倡而行之,将以抗横流、继绝学,毅然不恤人之非间己也。
先生亦叹其勇为不可及。
始居谏议丧,衰麻敛丧祭之事,悉捐俗习事尚,一仿诸礼。
后乃寖行于冠昏、饮酒、相见、庆吊之间,其文节粲然可观,人人皆识其义,相与起好矜行,一朝知礼义之可贵。
久之,君之志既克少施,而于趣时求中,未能沛然不疑,然后信先生之学本末不可踰,以造约为先务矣。
先生既殁,君益脩明其学,援是道推之以善俗,且必于吾身亲见之,既而曰:「有命不得于今,必得于后世」。
其始讲修先生之法,曰:「如有用我者,举而措之而已」。
既又知夫君子之德不存焉,虽不信而不悔。
始也急于行,既乃至而不迫,优游乎道之可乐;
始也严于率人,既乃和而不解,使学趋而不厌。
呜呼,非持久不已,孰能与于此!
君疾,命扫室,正席默坐。
问者至,语未终而殁。
其徒闻疾,或自家于官所;
及讣至,相率迎其丧,远至数十百里,贫者位于别馆哭之。
卒时,夫人种氏治其丧,如君所以治谏议之丧。
其孤既葬而祭于家,必以礼。
呜呼!
死生之际,安而不感,可以见养之至;
道行乎妻子,善信乎朋友乡党,可以见诚之感。
君与人语,必因其所可及而喻诸义,治经说德于身践而心解。
其文章不作于无用,尝撰次井田兵制,为图籍,按之易易。
大臣有荐官邸教授者,法当献文,君上《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赋》,推是道也,忾乎天下矣。
君始娶马氏,再娶则种夫人也。
义山,能传其父学。
孙男麟、愈、舟。
女一。
呜呼!
仲尼七十而变化不息,颜子短命未见其止,曾子老而德优。
先生有言:「乐正子与舜同术,顾其行有未至」。
至若君之术与圣人同,其至足以观之,惜乎不得见其老,放乎致极,以立乎圣人之门;
一朝之遇,措乎天下国家,乃中身而止矣。
呜呼!
君之自信其所行,以致其所及,可为众人道者也;
若信诸己而知乎天者,则又非众人之所可知,必有君子而知君者矣。
安得孔子之门人与论君之德者乎!
答学者书(一) 宋 · 杨时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八二、《杨龟山先生集》卷二一
孟子曰:「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
唐虞禅,夏后、商、周继,皆天也,圣人何容心哉,奉天而已。
横渠先生曰:「舜之孝,武王之武,圣人之不幸也。
征伐岂其所欲哉,不得已焉耳,故曰未尽善也。
帝王之号亦曰时而已,皆非有心迹之异也」。
《中庸》曰:「喜怒哀乐未谓之中,而皆中节谓之和」。
学者当于喜怒哀乐未发之际,以心体之,则中之义自见。
执而勿失,无人欲之私焉,必中节矣。
而中节,中固未尝亡也。
孔子之恸,孟子之喜,因其可恸可喜而已,于孔孟何有哉。
其恸也,其喜也,中固自若也。
鉴之照物,因物而异形,而鉴之明未尝异也。
庄生所谓「出怒不怒,则怒出于不怒;
出为无为,则为出于不为」,亦此意也。
若圣人而无喜怒哀乐,则天下之达道废矣。
一人横行于天下,武王亦不必耻也。
故于是四者,当论其中节不中节,不当论其有无也。
夫圣人所谓毋意者,岂恝然若木石然哉?
毋私意而已,诚意固不可毋也。
若所谓示现者,则非诚意矣,圣人不为也。
孟子论舜曰:「彼以爱兄来,则诚信而喜之,奚伪焉」?
毋诚意是伪也。
武王之克商,缵文王之绪而已。
故《泰誓》曰:「皇天震怒,命我文考肃将天威」。
又曰:「予克受,非予武,惟朕文考无罪」。
武王虽以一戎衣而有天下,盖不自以为功,归诸文王而已。
则严父配天,盖武王之志也,周公其得已乎?
然是礼也,肇自周公,故曰「周公其人也」。
《中庸》曰「周公成文王之德」,正谓是欤!
道固有义,义不足以尽道。
《易》曰:「和顺道德而理于义」。
既曰「和顺道德」矣,又曰「理于义」,则道于义固非一事。
横渠水沤之说与释氏轮回之说异,其详具于《答吕和叔书》中,此是非异同,达者当自见之,非言论所及也。
致知必先于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斯知止矣,此其序也。
盖格物所以致知,格物而至于物格,则知之者至矣。
所谓止者,乃其至处也。
自修身推而至于平天下,莫不有道焉,而皆以诚意为主,苟无诚意,虽有其道,不能行也。
故《中庸》论天下国家有九经,而卒曰所以行之者一,一者何?
诚而已。
盖天下国家之大,未有不诚而能动者也。
然而非格物致知,乌足以知其道哉?
大学》所论诚意正心修身治天下国家之道,其原乃在乎物格,推之而已。
若谓意诚,便足以平天下,则先王之典章文物皆虚器也。
明道先生尝谓有《关雎》、《麟趾》之意,然后可以行《周官》之法度,正谓此耳。
范巽之(三) 北宋 · 张载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九九、《永乐大典》卷八四一四
示问保甲,比俟和叔来,详闻近议近制,徐为答。
然近见岐却取三丁为义勇,入府教集,或虑已有更革,故益难妄计。
大率附近古制,小大必利。
苟不得亲民良吏,虽三代法存,未免受弊,况半古之法,又乌能?
借如贞观府兵,求之史,纵若便,时窃计民间之害亦未免。
盖不议制产,而遽图师役,求以便众,万万无此。
吕和叔 北宋 · 张载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九九、《永乐大典》卷八四一四
保议说固甚便民近古,执政未必取用。
此欲以方田为名,寨户为贵,保甲为法,庶今世见行,有不变今之顺,有渐用古之婉。
即未知上意求新果否,庙堂待学者如何。
今得进甫选之与议其间,顾非献计之时邪?
向论方田大体,自附城三十里为差,小不减二三千步,则附郭居民在其间不疑矣。
所谕城市良民,大家帅之固善,但可惜安窠,无功得之,及不幸孱弱不才者置诸其上,则百十之众,是谓弃之。
他年当差刺诸路义勇,只以家赀相制,幸无事,取其不挠可也;
不幸驱之战陈,万万失措乖当。
名分既定,则易之颠错,人情益纷。
今日见谋,当为时议者力辩其弊,无踵故事,乃良画耳。
事初不得已,权以领之,徐校艺观能,以勇爵取之,然后补正,则为劝也大。
夷吾变法,不欲矫时君耳目,不循王制,未免狂谋无法。
又启此端,恐于时事非宜。
可一用《周礼》文饬今制而用,不识谓之如何。
但此二端之弊,不得使谋者前闻耳。
京兆先生挂冠其子咸甫赴公车言别需一言之赠 明 · 王世贞
 押尤韵
冯唐郎署,拂衣卧沧洲。
有子字王孙,颇与史长游。
冥志越三坟,英风隘九州。
飘然赴公车,甲第焉足酬。
三语司空掾,一疏富人侯
鄙意稍不然,良玉戒暗投。
不睹长安市,谈笑生戈矛。
桃李驾春风,献态不自羞。
憔悴离根株,零落委道周。
窃窥松与柏,偃蹇若潜虬。
郁作清庙材,竟为匠石收。
出当承八柱,处当傲千秋。